《旅食小鎮:(上冊)帶雙筷子,在台灣漫行慢食》 這是一趟比好玩還好吃,比好吃更好看的旅程! ★王浩一繼《小吃研究所》後,漫行全台灣,慢食力作! ★27座小鎮,100家店鋪推薦,吃記憶,吃人情 ★最詳盡的店家資訊情報,文化食旅,立刻上路 「我閱讀台灣小鎮方式是不同的、有趣的也是幸福的,走在美食足跡上,探索台灣的食物歷史與美食文化……我以為,食物文化的層層疊疊與改變過去、創新未來,這件民生大事需要被記錄。」—王浩一 他記錄山丘、河流、平原與人的流動,不同美食像繽紛的花開; 他用小鎮風土取悅味蕾,讓十隻手指、腳趾通通快樂地動起來! 王浩一繼暢銷作品《小吃研究所》後,對台灣食物文化的起源與過程,有了更進一步的追尋。他走出府城,行遍全台,像是一張張打開島嶼的複寫紙,從而找出不為人知的文化痕跡。美食故事失佚的,尋找出來;美食傳說不詳的,挖掘出來;美食典故混亂的,爬梳出來。他用味蕾來閱讀台灣小鎮,用筷子書寫與壯遊,並彩繪出土地的豐富層次。 ◆王浩一旅食小鎮精選 【四代傳承豆腐老店,充滿濃濃人情味】 「錦興豆腐店」是新埔小鎮的驕傲,四代老店除了生產嫩白軟綿、豆香四溢的豆腐,還大方分享壓豆腐流出來的豆腐水,豆腐水適合當天然的碗盤洗潔劑(因為含有鹼),許多熟門熟路的新埔人,至今常常到錦興取用豆腐水。看到門口的那只人情味桶子,店家以管子接引出來,盛裝著壓豆腐殘流出來的水,方便自由任意取用。古味,卻是有韻。 【通宵「煎包武林」始末,不可不知】 關於「通霄煎包武林」始末,最早,通霄第一家煎包張家,在菜市場裡獨家販售。後來廟口多了競爭者邱家煎包,幾年後邱家搬到現址,而市場內的張家改賣水餃,退出煎包武林。僅剩的邱家煎包,後來面臨新的競爭者:王家煎包在媽祖廟廟口開了店面。而原來邱家的廟口地點則冒出來了賴家煎包,加入煎包武林行列…… 【有一棵香蕉樹,賣的是美味香菇肉羹】 位於后里的「香蕉樹」,店名由來,網路流傳一個版本:以前沒有店名,只見招牌就寫著「肉羹麵」三字,但在兩側多畫了兩株對稱的香蕉樹圖案補白。大家在口耳相傳美食之際,講不出店名,只能形容「招牌旁邊有畫兩株香蕉樹的那家啦!」久之,講「香蕉樹」,大家都知道是哪家肉羹麵了。 【在「赤牛麵」老店,你吃不到牛肉】 二林的「赤牛麵」賣的不是牛肉麵。這爿老店第一代湯麵大師傅廖全得,外號「赤牛仔伯」,麵攤所以得名,時間久遠,當地老饕沒有懸念,知道這是一間湯麵店。外地人則傻傻搞不清楚。此家麵食,早年曾被譽為「台灣三大名麵」,與府城的度小月擔仔麵、彰化的貓鼠麵齊名,可見其崇高的「江湖地位」。 【「蚵仔嗲」、「扣仔嗲」都是好嗲】 「扣仔嗲」名稱特別,是南投、草屯地區對於蚵仔嗲特有的稱呼。走過的那麼多小鎮,有六十年以上蚵嗲老店,而且非靠海地方的員林、麻豆、南投、草屯、竹山等等,他們的共通點:「這些喜歡吃蚵仔,都是有錢的小鎮」。我在不濱海的草屯小鎮樹下享受百公里外的「海上牛奶」蚵仔,多看到了一道先民的美食路徑。 【豪華全筍大餐,甘鮮醇腴】 因為聖嬰現象,冬春季節交接顯得混亂,所以清明南投竹山依然有「冬筍、春筍、麻竹筍」湯品大合唱,這是大地的恩寵,全部切成適口大小,入口後讓味蕾享受三種迥然美味,冬筍厚實沉鬱的筍香,優雅大氣;春筍爽脆輕巧的甜韻,微爆青春;麻竹筍高纖口感的耽溺,顰齒生鮮。加了蒜苗的大骨湯頭,甘鮮醇腴。 —更多王浩一旅食小鎮之旅,精采百分百!
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
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
無鮮勿落飯:最是江南好滋味
刀板香
碗裡江山
飲食文化綜論
吃的後現代
我的日式食物櫃
圖解壽司辭典
コンクリンさん、大江戸を食べつくす
朝鮮通信使をもてなした料理:饗応と食 ...
小吃研究所:帶著筷子來府城上課
節氣食堂:我是農產品促銷員
臺南獨家記憶:府城米糕栫(餞)研究
晚安條通
人生回味
臺灣肚皮
臺灣舌頭
味道福爾摩莎
逛市場、呷小吃:滷肉飯、湖洲粽、黑白 ...
浪漫台三線款款行:客食.慢自香:特色 ...
呷飽沒?台南美食繪帖:日本大叔手繪巷 ...
全職高手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鋼之鍊金術師
覆雨翻雲
民法試題精選:含民法總則.債.物權
咖啡師Barista
Beastars
三國志典藏版
Slam Dunk
如此人生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一品仵作
三國演義
燕歌行
文字魔人漫畫版
董事長嬉遊記
西遊記
無頭騎士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