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有問題想問。而且,我發現被問的人,面上很容易便露出一抹難色。換回來的,有時候是沉默,有時候是一些衍生更多問號的問題。也不知道確實是從哪一部戲開始,臺上延伸到臺下,排戲變成了看戲,被問問題的,也由演員發展到觀眾。 劇場的思考性,在大多數人眼中,是編導做好的菜式,分享給來吃飯的人大快朵頤。一旦位置有變,角色有變,戲劇對觀眾的要求,便成了一種禁忌。 觀眾為什麼不可以和演員一樣,以看戲時遇上的一個又一個問題,以個人化體驗賦予這齣戲對他獨特的意義,如同「參與創作」?這一點,考驗的不止是當下觀眾的主動性,而是長久以來把我們培養成這樣「觀看」的文化。 如果說我的創作真有與禁忌玩遊戲,我想,出發點和成果都是相同的——「為什麼」。—林奕華 我們今天所處的現代,焦慮無所不在。因為有了社群網路的快捷傳播,知識變成了資訊,過去的經典被稀釋,時間的抽離使談論一切核心、本質的事物成為了一種禁忌。但其實經典生成的理由和目的,都是為了讓時間在人身上產生「意義」。少了時間,也就少了意義,現代人生命又該在何處落腳或安頓? 徐硯美在非常林奕華的作品中,看到它花了許多「時間」提煉出的「意義」,它一層層地剖析引起「現象」的文化,帶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議題」,像是透過性的禁忌,來談「性」;透過形象的假,來談「自我的真」;透過成長的痛,來談「痛的成長」;透過自我中心的歡樂,來談「自我的悲苦」,透過權力底下物化的愛,來談「愛底下虛無的權力」。 性、形象、成長、自我中心、愛,徐硯美從這五個主題入手,寫下關於林奕華作品的心得,希望觀眾、讀者在所看的戲中、在人生中,能再一次省思「時間」對人們的真實意義,能夠多幾次「我再想想」的機會。
被壓迫者劇場發展史:波瓦的民眾劇場之 ...
劇場經營與管理
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
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
戲劇性的想像力
到全球戲劇院旅行,4洲9國的16個戲 ...
到全球戲劇院旅行,歐陸3國的14個戲 ...
國家大劇院,設計卷
光的無限力量:羅伯.威爾森
映像美術の世界:ブラウン管の側から
跨文化戲曲改編研究
亞莫安.莫虛金:當下的藝術
眾聲喧嘩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
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
劇場空間概說
劇場製作手冊
台灣戲劇發展概說
導演手冊
表演手冊
舞台監督手冊
舞台設計手冊
技術指導概說
全職高手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鋼之鍊金術師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如此人生
文字魔人漫畫版
董事長嬉遊記
無頭騎士異聞錄
銀之匙.Silver spoon
燕歌行
墮神契文
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
做工的人
弟弟追著恐龍跑:我和多了一條染色體的喬弟的故事
銭天堂:ふしぎ駄菓子屋
崩壞國文:長安水邊多魯蛇?唐代文學與它們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