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 「我們」是在雨傘運動中默默付出,卻不被鎂光燈照耀的平凡人︰ 在公民廣場內被逼當眾如廁的女學生、「928」當日在夏愨道拿著「大聲公」聲嘶力竭地引導人潮的男人、爬上獅子山頭的蜘蛛仔、義載物資的貨車司機、Lennon Wall 發 起人、打造遮打自修室的中六學生、為守住防線而搭起第一個竹棚的地盤工人…… 他們就和曾經出現在佔領區的「你」一樣,為了我城,默默地做著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編寫成香港社運史上動人的一頁。 這些在主流媒體中缺席的無名氏,卻在本書親身剖白運動中值得被記載的細節拼湊成這七十九天的抗命日誌。 十四名傳媒工作者,擺脫機構固有的立場和枷鎖,以文字和相片,輔以二十名畫家的品,讓我們由「926」公民廣場開始,重溫一個個屬於香港人的故事。 這是城市的故事, 也是你我他的故事。 運動落幕,我們從未離座。 增訂五段故事。 〈當記者成為新聞主角〉︰在藍絲帶燭光集會中被襲的港台女記者,首度憶述被圍打的慌亂過程; 〈有種浪漫叫義氣〉︰在客運團體以佔領運動阻礙生計為由而群起反對時,義載物資車隊召集人細數 一眾義載司機由「撐學生」到「撐真普選」的政治覺醒經過; 〈賣傘者言〉︰運動期間,有人乘機大撈一筆,經營傘店四十載的賣傘者卻把逾千把黃傘以成本價出售,做這單分文不賺的生意,只為了「感動」二字; 〈燕燕飛來〉︰前新聞工作者在新聞業走向夕陽之時,離港到英國留學,無根遊子卻在運動爆發不久, 瞞著家人拉著行李箱回港,一顆漂泊的心才終於安定下來; 〈忘不了〉︰自獅子山出現「我要真普選」直幡後,各大學紛紛仿傚,但在規嚴律謹的中學卻一直欠奉。直至一名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的中三學生發起行動,「我要真普選」直幡終於首次出現於中學校舍。好評推薦 彭定康越洋推薦︰「Hong Kong has written the first paragraphs in the next chapter on human dignity and the invincible cause of freedom under just law.」 葉德嫻舉起手撐︰「讓我借用魯迅先生的名句——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各位,互勉。」 張鐵志文化導讀︰「一個個香港人精彩的創意、無畏的勇氣、彼此的友愛、良善與良知,在街頭打造起一個美麗的烏托邦。這是這本書要記錄下來的故事。」 張超雄撰序支持:「無論你有沒有參與這場運動,閱讀《被時代選中的我們》,可以讓你了解何以這是一場不分世代的覺醒。」
革命時代:公民抗爭將如何改變二十一世 ...
魯蛇之春:學運青年戰鬥手冊
非暴力抗爭:修復支離破碎的世界,這是 ...
我們的價值:香港雨傘運動相片紀錄
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
致我們的朋友
失聲香港
318佔領立法院:看見希望世代
抗命女聲
戰時下抵抗の研究:キリスト者.自由主 ...
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
我們的最後進化
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
無悔:劇變年代的行動者
如何改變社會:反抗運動的實踐與創造
公民不冷血:新世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簿
弱者的力量:台灣反併吞的和平想像
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 ...
如何掌握趨勢
西曆二千年
未來の構想:二十一世紀へ
重新分配的年代
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1987-2017
穿上彩虹衣:館藏卑南族衣飾
平埔認同的消失與再現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與傳播理論暨實務
生命中的美好陪伴:看不見的單親爸爸與亞斯伯格兒子
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
你今天做苦力了嗎?:日治時代東台灣阿美人的勞動力釋出
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
形.色.紋.質: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專刊
台灣の原住民と國家公園
臺灣的原住民:卑南族
臺灣的原住民:阿美族
與鹿共舞:臺灣原住民文化:Taiwan's indigenous culture
泰雅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