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DNA》作者繼《福爾摩沙三族記》 又一部台灣史小說力作 墾丁海岸曾是喋血海岸。 美國海軍曾嘗試登陸,但被「斯卡羅族」打敗。 美國領事曾與「瑯嶠十八社總頭目」簽署國際條約。 1867年的這些史實,牽動了台灣的命運。 1867年發生於墾丁海邊的「羅妹號事件」,是近代台灣史蝶翅的第一次拍動,拍出了1874年日本人的「出兵台灣」(牡丹社事件),又接續拍出了1875年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拍出了1885年「台灣建省」,更拍出了1895至1945,五十年的「日治時代」。 《傀儡花》重現了真實的時空、事件與人物,有史實依據,也有虛構成分。小說家藉由想像和推理,在幾個看似孤立的歷史事件之間找到了鏈結,從而串接起當下與過往的情感紐帶。 小說描述發生在一八六七年台灣恆春半島的故事,故事中的事件史有明文,人物則有九成是確有其人。傀儡花指的是女主角潘蝶妹,為客家人父親和嘉禮番公主的混血女兒,但因傳言訛誤,誤讀為傀儡番,才被稱為傀儡花。 故事從美國一艘羅妹號發生船難起始,船上十多人改乘小船來到恆春半島,遭生番誤殺,引發美國和大清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駐廈門公使李讓禮奉命前來調查此事,因為語言、風俗和之前台灣原住民對西方人的芥蒂,使得雙方劍拔弩張,眼看戰火即將引爆…… 船堅炮利的美國大軍對上各自為政的台灣原住民,後者鐵定難以抵擋。為了大局著想,斯卡羅族頭目卓杞篤臨危受命,負起團結禦侮和折衝尊俎的使命,不卑不亢的化解了這場危機。 作者飽讀史料,融會貫通,虛實相雜,又順理成章,讓人彷彿親歷現場,活在當年,看到那時台灣各方人馬(包括福佬、客家、生番、熟番、混血土生仔、清國官僚、外國使節、傳教士等等)彼此的算計,叫人一讀心驚,再讀心寒,三讀心酸。名人推薦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童春發 台灣大學戲劇系教授 國家文藝獎 紀蔚然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吳密察 聯合推薦
香火
天下第一村幹事
聚離
迴廊:少男日記
少男日記:迴廊
小紅
巫女
不婚夫婦愛戀事情
失去的記憶國度
綠園
獅頭花
證據
拉斯維加斯的春天
沉冤
合理的懷疑
判決
共謀者
雙城之謎
善與惡:美國重大刑事審判的故事
戰後五七八天
OPUS地球計畫:神話裡的故鄉
老舍全集
雷震日記
全臺詩
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
中国科举录汇编
Dead Poets Society
The pursuit of crime : art and ideology in detective fiction
燕歌行
我的強娜威:移民新娘首部曲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龍瑛宗全集,中文卷
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日本人作家作品集
德川家康全傳
玉山魂
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民藝華會為例
幸德秋水全集
圖書資訊學概論
明日的記憶
文化.臺灣文化.新國家
圖書館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