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獲得靈啟經驗,人就能掙脫病症的詛咒,甚至連疾病本身都會沾上靈性。─榮格 物質科學當道,宗教面臨存亡之危,但靈性的呼喚盤旋人心,我們如何找尋失落的靈魂?本書試圖為靈性需求找到合於當代情境的載具。作者史丹博士認為,回歸宗教傳統或擁抱物質科學可能都行不通,而榮格心理學是新的可能性──「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走上個體化歷程。 在本書中,史丹博士穿梭西方宗教、東方禪學、腦科學、倫理學、自身靈啟經驗以及榮格的書信、《紅書》,描繪當代靈性旅程多彩的風景。他指出,靈性之路是一條由象徵、夢境以及隨之而來的靈啟經歷所共築的道路。它跨越文化,指向超越,讓人不受世俗自我(ego)所綑綁,進而能連結萬有之本,體現自性、展現神性。 有別於傳統宗教講求追隨象徵公義的神,史丹指出,在關注自性的靈性之旅中,個人將敢於同時面對內心的正、邪力量,予以調和。這過程難免苦痛,但終將帶來心靈平衡,成為集體潛意識的內容,為世界帶來正面的力量。名人推薦 王浩威/作家、心理治療師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馬思恩/榮格分析師、香港榮格中心創辦人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魏宏晉/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榮格作品譯者 榮格指明了一條心理的宗教道路,人人都可通過個體化努力走向上帝,這本書對此論述精彩,令人激賞。──魏宏晉/榮格作品譯者 史丹博士關注自性的發展,以榮格心理學做為宗教再神聖化的基礎,為現代靈性追求建議了一條可行出路。──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對於個體化的概念如何作為自性覺醒的靈性歷程,史丹博士這本書為讀者褪去神秘面紗。他告訴我們,自性的經驗即是將我們與神連結的真實內在經歷。這個歷程同時讓我們明白「象徵」是如何透過夢、神話、經典和童話,對個人和集體心靈產生實質的攸關與意義。對於如何在這個後現代世界過有意識的靈性生活,分析心理學提供了確切指引──這是榮格對人類的貢獻。──馬思恩(Shirley See Yan Ma)/榮格分析師、《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作者 這本書用榮格的生命與學說作導引,為讀者將當代靈性困境作了卓越論述。莫瑞‧史丹為人稱道的就是,他的風格帶著學者式的論述紮實,同時又能讓非專業人士與一般讀者輕易了解與接受。──大衛‧泰西(David Tacey)/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 Melbourne)文學教授
拉岡
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和拉康
嫉羨和感恩
伊底帕斯情結新解:臨床實例
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回 ...
ユング:イラスト版オリジナル
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 ...
發現無意識:新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 ...
榮格心靈地圖:人類的先知神秘心靈世界 ...
文化困境與內心掙扎:荷妮的文化心理病 ...
文化困境與內心掙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 ...
ジャツク ラカン入門
拉岡精神分析辭彙
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
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榮格與鍊金術
ユング
Slam Dunk
聖鬪士星矢,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
怪醫黑傑克(典藏版)
中國歷代演義全集
Mix
研究小間
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
The handbook of community practice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
臺灣府志
工作細胞
核爆末世錄
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新譯漢書
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
Community
坂道上的阿波羅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quality of life
楊絳文集
Social work and the community : a critical context for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