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雜劇《竇娥冤》和莎翁經典悲劇《李爾王》, 到現代的《吶喊竇娥》和《名叫李爾》, 新時代的編劇與導演如何透過改編與再創造, 呈現從傳統到現代的變與不變? 後戲劇時代的開放態勢,簇擁著各領域的藝術家們打破原領域之美學疆域與藝術景觀,在劇場中匯聚各種表現手段,催生多種形式與精神的獨立性以及集體敘事新關係。「劇場」的綜合性得到更名符其實的發揮,標誌著它的涵融性、多元性以及未來的不可預測性。從文本改編/重寫到舞台文本,及至劇場空間敘事網絡,劇場經歷自亞陶「總體劇場」觀念的淘洗迭變與實踐,總體的意義已經延伸至新文化語境下,更多面向的複式調度與敘事質變。劇場導演之觀點詮釋、改編援引、表現手法,也得到空前自由,由劇場詮釋者成為創作者;並且經常潛越劇作家範疇,促發文本新書寫的多重性和變異性。 世界各地的劇場都在跨文化、跨領域、跨文本的浪潮下相遇,擁抱差異性與不同價值觀,經驗前所未有的創作可能性。那麼,亞洲劇場更具體的是台灣劇場,除了學習西方劇場之外,傳統又給了自己甚麼靈感與推進力呢? 本書論析兩部分別改編自元雜劇《竇娥冤》和莎翁悲劇《李爾王》之編導演作品:《吶喊竇娥》與《名叫李爾》,探討其改編原則與導演過程、傳統與現代劇場中多種元素交叉混搭之風格實驗與總體表現形式。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當代劇碼《吶喊竇娥》和《名叫李爾》的大量劇照。
開放的門:對於表演與劇場的思考
李國修編導演教室
亞陶事件簿
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
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第二版 ...
劇場.このふしぎなおともだち:the ...
劇場實務提綱
劇場藝術的多元發展與設計:從劇場形式 ...
表演藝術的體驗與體現,赤子
大劇院的故事:叩開世界著名劇院的大門
誰說劇場很難玩
海神家族:台灣文學音樂劇
莎戲曲:跨文化改編與演繹
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
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
文化生活
劍橋劇場研究入門
劇場公共領域
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
西方經典在台灣劇場:改編與轉化
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 ...
神聖的藝術: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研究
貝克特戲劇選集
伊歐涅斯柯戲劇選集
光的無限力量:羅伯.威爾森
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
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夢幻劇:史特林堡選集之二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表演學:準備﹑排練﹑表演
表演藝術入門:表演初學者實務手冊
婚姻場景
畢希納戲劇集
鄂蘭
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
戲劇實驗室:學與教的實踐
建構戲劇:戲劇教學策略70式
假戲真做,做中學:以戲劇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有效進入主題學習
布雷希特戲劇: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
與海豚共舞
小光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