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經濟學界的超級巨星 Supply = Demand,這是經濟學中的基本公式 當供需平衡,就能維持經濟體的穩健,並且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 失業之因,就在於壟斷資本主義的橫行以及工資與生產力之間的缺口過大 導致了嚴重的供需失衡 暢銷商管書《葛林斯班的騙局》(Greenspan’s Fraud)作者拉維.巴特拉(Ravi Batra)的最新力作《搶救失業大作戰:我們如何擺脫失業、負債與貧窮》,分析快速消除失業、債務和貧困問題,並討論重振經濟的可能方法。 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經濟衰退,六百多萬個職位瞬間消失,許多美國人債台高築,過著窮困的日子,但是在2010年,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宣布大衰退結束了,一切好像劃上了休止符。曾面對大量失業問題的美國,真的已經抑止失業潮、成功挽救經濟、減輕債務和解決民生問題了嗎? 這不過是個虛幻的假象罷了。GDP的提昇,並沒有導致相應數量的工作機會釋出,也沒能讓國民的整體生活過的更好。悲慘的事實是:失業率不減反增。 本書是作者對於失業問題的回應與解答。書中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舉例說明失業的各種起因。也就是失業的最根本原因,來自於壟斷資本主義,是它讓艾克森美孚、IBM及無數其他這類巨型企業向顧客索取過分高價,同時限制員工薪資,並榨取其生產力。這造成了過度生產,以及因之而生的裁員。提高的生產力使得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增加,高價與低薪則抑制了消費者需求。如此一來,生產與供給不時超出需求,以致不是裁員和薪資停滯,就是勞動力需求少之又少。 第二部則提供解決方案,讓政府能夠在不立新法的情況下,創造類似自由市場的效果。這部分是創造就業此一想法的核心。我們無法指望國會肢解產業巨人,並製造競爭資本主義,因為這些巨人是民選官員們的大財主。即便如此,作者也在書中舉例證明,總統及聯準會憑藉一己之力,也可以創造自由市場機制,迅速結束陰魂不散的失業景況。 作者總結了他對於失業問題的解決方案: 1. 要讓經濟體復蘇,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自由市場,但那需要把國內各式各樣的企業集團分割成較小公司,而國會不會允許這麼做。不過,一些為總統做事的機關局處,可以在多個關鍵產業內創造自由市場效果 2.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可以動用其緊急時期權力,提高購買原油期貨的應提保證金,從目前的六%升高到五%;這麼一來油價會降至自由市場的水準,來到每桶二十美元。過去當輕微的經濟衰退發生時,油價通常都降到十五美元以下,因而能夠協助經濟快速復蘇。 3. 財政部應該發行五年期債券給需要的退休族,並提供三.五%的固定利率。這麼並不會增加政府的長期借貸成本,而能挽救快要被聯準會政策摧殘殆盡的退休民眾。 4. 聯準會應當介入外匯市場,促使美元兌人民幣及日幣雙雙貶值,這樣美國對於中國及日本的貿易赤字才會消失。能讓美國遵循均衡的自由貿易政策,同時在一年內創造逾五百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 5. 理想說來,我們應該逐步提高最低工資,使其與通膨及國內生產力連動。總統應該持續要求聯邦政府承包商於從事政府標案時,提高其最低工資。在競爭市場內,實質工資與效率增益呈等比例增加,所以說,讓最低工資與國內生產力連動,就可以創造出自由企業體系,長期下來可以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 6. 為了維持競爭,避免工作流失,政府不應核准大型且獲利飽滿的公司彼此合併。 上述所提出的方案,能夠在多數產業內創造出競爭資本主義效應,而不必仰賴國會協助。而這些雖然為美國經濟打造,但多國皆可適用,包括發展中、新興及低度開發經濟體。此外,受貧窮襲擾的國家,本書也提供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自一九八一年開始,政府的大舉介入改以在消費者及聯邦政府層面增加負債的形式,結果給廣大美國民眾帶來災難性後果。作者確實期待著政府的干預,不過僅限於在各產業之內創造競爭。這是讓不久以前曾是世界最富有的中產階級找回財富,同時讓這個國家脫離飢餓、流離失所與赤貧的唯一辦法。本書特色 1. 美國知名的印度裔經濟學家,以多次精準的經濟預測聞名。 2. 用簡單的方式清楚講述失業的成因以及終結失業的方法,而無須透過已經被財團和利益團體綁架的立法部門,值得失業問題嚴重,長期面臨低薪問題及黑道治國的台灣借鏡。 3.書中引用大量資料,具有參考性及實例佐證名人推薦 辛炳隆(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推薦 李柏鋒(USA STOCK 財經部落格作者)、林宏陽(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劉梅君(政治大學勞工所副教授)專文導讀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中華民國勞工向前走:邁向廿一世紀:a ...
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 ...
台灣外籍勞工研究
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
總體經濟學與日本勞動市場
性別與工作:社會建構的觀點
國際智慧生產解決方案與產業應用:因應 ...
勞動倫理學
勞工問題及勞資關係論
國內紡織業人力供需之研究兼論因應勞工 ...
中華民國的勞工
職人新經濟:手工精神的文藝復興,品味 ...
週末的快樂效應:不被超時工作與忙亂瑣 ...
網路科技對勞動市場的衝擊
勞動論
勞動經濟學
中年打工族:為什麼努力工作,卻依然貧 ...
勞工生活狀況調查分析報告
台灣地區企業雇用管理制度與勞工工作意 ...
從統計指標認識勞動情勢
我國憲政與勞工
勞動統計名詞解釋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基礎日文
High-rise
別相信任何人
沉思錄:我與自己的對話
揮霍
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人際關係斷.捨.離,勉強自己和別人好,不如找人真心對你好
零工經濟來了:搶破頭的MBA創新課,教你勇敢挑戰多重所得、多職身分的多角化人生
基礎日語
永夜漂流
只要看起來很厲害,就可以了!巧妙直入人心的暗黑心理學:優雅的狡猾才是王道,90個讓你穩居優勢的必勝人心攻略
外科醫生
識破人際暗黑心機的假面心理學:最全面社交心理技術!看穿生活與職場一切表面假好、謊言拐騙與敷衍唬弄
貞晴:痞子蔡的情傷小說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把痛苦、走偏的關係,勇敢退貨,只留下對的人!
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放下對他人的期待,活出內在價值,與不完美的世界和解
策略管理
投資學:理論與實務
雨季的孩子:來自亞洲底層的苦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