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記憶、描繪歲月,一般人會怎麼做?可能是收藏一段日記文字,一手隨筆塗鴉,或是一張圖、一片明信片、一本書,當然,也可能可以是──用聲音,用音樂,來為自己的青春在茫茫的時空洪流中尋找座標與定位。 聲音與音樂或許是抽象的、無形的、捉摸不透的,然而李志銘發現,音樂也可以是一具精密的相機鏡頭,攝入栩栩如生、美好又深刻的人生畫面。他傾聽那些黑膠細柔地吞吐出的歌聲,像是火車上的旅客一樣觀望著窗外,看到自己的童年、青春以及時代如水流動,卻又幕幕鮮明。所謂往事再現,即意味著回想起自己曾經熟悉、如今卻再也看不到的地方。他這才意識到,人類對於時間是永不滿足的,唯有不斷追尋聲音的再現,方能找回一種歸屬,或在心中重塑那個屬於自己的年代。於是他透過一張又一張的黑膠、穿過一波又一波的樂音來紀錄生命,並愛著這段追逐、溯訪的過程。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部自己的尋聲記,用聲音來尋訪自己的記憶,重遇自己的青春,更可以觸摸自己曾擦身而過的時代。
聴かずに死ねるか!:小さな呼び屋トム ...
戦後日本の聴覚文化:音楽.物語.身体
國家と音樂:伊澤修二がめざした日本近 ...
「国民歌」を唱和した時代:昭和の大衆 ...
30年來灣唱片在做什麼?
二戰前後左派音樂影劇對臺灣的影響
白搖滾
前面有什麼?:記住你不妥協的樣子,滅 ...
聽你,唱歌:民歌.流行音樂.獨立音樂 ...
遇见台湾:我曾听过你的歌
我們的搖滾樂
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
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
玩樂老臺灣:不插電的78轉聲音旅行: ...
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
搖滾黑白切
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毒舌教練的臺灣流行音樂講座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我恨流行,二十年。:角頭20×20
伊斯蘭世界音樂文化
西洋音乐名作故事
Slam Dunk
聖鬪士星矢,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
怪醫黑傑克(典藏版)
部落的老情歌
中國歷代演義全集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
Mix
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
臺灣府志
工作細胞
核爆末世錄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
台灣唱片思想起
吟唱臺灣史:第二屆台灣文化日 臺灣的歌 故鄉的歌
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
新譯漢書
原住民母語情歌
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
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