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敬佩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纏足是個讓人著迷的題目,但小女孩在適婚前必須長期忍受漸跛之苦卻駭人聽聞。就像非洲女性的陰唇割禮,中國封建時代的纏足工作也由曾受其苦的母親來完成,意在讓女兒擁有無法正常行走跑步的『三寸金蓮』,好被人悅納娶入。在父權社會裡,女兒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必須接受塑造,以便嫁入好人家,但所導致的跛足卻別具象徵意義。此書的重要見解對華人女性和她們的治療師特別有益,但也適用於如下的女性:在父權家庭中長大的女人,以及在男性至上、階級分明的世界或大公司環境裡工作的女人。馬思恩博士讓我們確切了解到,任何貶抑陰性本質和女性的環境都可用『纏足』作為其有力的象徵。」──琴.欣諾達.玻倫醫師(Jean Shinoda Bolen M.D.),《俗女心底的女神》(Goddesses in Everywoman)以及《母親大地的緊急信息》(Urgent Message from Mother)作者。
「這本好書讓我們更能體會中國女性爭取自主的奮鬥過程,使我們發現解困的工具長久以來本就握在女人手中,卻常被誤用來綁縛女人在他人期望上。作者讓我們看到,不同於西方人所想像的,中國的歷史和哲學並不盡然以父權為中心。她也讓我們看到,常遭低估的中國神話自有勝人之處,即其中的女性意象都是堅忍不拔的自主者。為了滿足人們所訂的女性美理想,小女孩必須忍受纏足之苦,為何這摧殘束縛的習俗會在中國社會存在不移如此長久時間?這是作者兼榮格分析師馬思恩一肩挑起、以一絲不苟的誠實態度設法答覆的問題。她以敏感、周密、公平的方式寫出纏足史,但此書最獨特處在於它以感人的方式寫出那些接受分析以求實現自我的中國女人所付出的努力。在努力掙脫文化加諸心理的兩難困境時,馬女士的個案們遇到一個矛盾狀況:文化情結讓人躲避實現自我的困難作為,但一旦我們不再自我設限以滿足過於狹窄的社會期望時,我們所需的能量也來自文化情結。作者運用榮格概念的手法非常嫻熟;身為同情心豐富的治療師,她這本關乎療傷旅程的書讀來頗具療癒效果。」──約翰.畢卜(John Beebe),舊金山榮格學院前院長,《深層完整》(Integrity in Depth)作者。
「身為中國女人的馬思恩把自己一路走來終獲解放和完整的過程記載成動人的作品。她的故事可觸動不同文化女人的生命;如果她們也願意掙脫有害的心態習慣和內在壓抑,此書可給她們具有療效的鼓舞,讓她們成為自己並發揮所有潛能。」──墨瑞.史坦(Murray Stein),《榮格的靈魂地圖》(Jung`s Map od the Soul)作者。
「馬思恩的這本書就像其他珍稀好書一樣,能引讀者走上一趟神祕而令人著迷且深受感動的旅程。她自己的故事就已十分引人,而在其他接起的生動故事裡,那些勇敢卻受傷的女人所經歷的象徵性纏足和實際纏足更是用歷史見證了不屈不撓的人類精神。榮格要我們對初萌的內心渴望懷抱無止的敬畏之情,本書用美麗的手法將此種敬畏描繪出來。」──約翰.傅雷哲(John Fraser),《中國人:民族寫真》(The Chinese Portrait of a People)及《失竊的中國》(Stolen China)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