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王小波、閻連科以肉體狂歡及戲謔語言表現革命與性愛的意圖,與余華、蘇童對於肉身懲罰及暴力、死亡與瘋癲的刻畫相對照,由此指出一九八○年代中期之後,關於文革記憶所採用的「狂歡」與「冷酷」書寫模式,並進行代際書寫的同質/異質性比較。張賢亮作品則因首開文革後「革命加性愛」小說之先河,因此列為附錄,與之相互發明。全書將身體書寫與政治意涵、集體記憶相連接,從而開發出更具深度的身體詮釋。
中國現代小說史
中國小說源流論
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
明清性愛小說論稿
明清小說倭患書寫之研究
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
抑圧されたモダニティ:清末小説新論
大陸當代小說散論
大陸現代小說小史
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的男 ...
試論大陸新時期小說
從「現實」到「寫實」:一九八〇年代兩 ...
中國現代小說的敘事風貌
行走的歷史:新時期以來「文革」題材小 ...
二十世紀晚期中國小說倫理
紙上銀幕:民初影戲小說研究
魂繫彼岸的此岸敘事:論當代中國作家與 ...
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 ...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最後抒情?:閱讀林 ...
在黑暗中漫舞的張楚:兩岸七0後創作互 ...
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對話空間:我 ...
暗戀桃花源
Friends
紳士的品格
Six feet under
10+10:電影本片
Breakfast at Tiffany's
危險心靈
The bucket list
艋舺
呂赫若:冷峻的人道關懷者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紅燈記:京劇(全劇實況)
Paris je t'aime
冏男孩
一一
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
臺灣作家劇場:在室男
村上春樹の東尼瀧谷
人文符號學:人文科學認識論研究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