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國》 政治黑暗,物價飛漲, 尋找混亂年代裡的台灣未來出路! 本書試圖探討親情、家庭是台灣社會最高價值和堡壘,也嘗試對台灣社會的性格加以揣摩,定調出台灣人貪財、怕死、愛面子的性格。 此外,《愚人國》引用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台灣旅行或工作的見聞報導,說明移民階段「死得人越多活得人越好」,以及淡水開港後資本主義社會「功利精算」這樣的法則,奠定了台灣人的性格。這樣驚悚的看法,值得討論;《愚人國》也引用這些見聞報導,說明台灣是因為位處亞熱帶和熱帶的強大生命力而成為美麗的「福爾摩沙」;因此,要恢復台灣的美麗,應認識和善用這種生命力。作為一個富有人文和人道精神的小說家,東年寫出對台灣意識和歷史文化的見解、批判與關懷,提示台灣社會可能的出路。
守夜者:黑暗潛能
偷窺者
无声的证词
清道夫
身体课
美好時光
菩薩再來
黑潮
模範市民
初旅
地藏菩薩本願寺
城市微光
亂世無命,白道卷
肉身寒單
歉海的人
我们最好的时光
飢餓的女兒
小小姑娘
米米朵拉
羅馬
研究小間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
見證與詮釋
流動的鄉愁: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
相遇與對話:台灣現代旅行文學
山海之內天地之外:原住民漢語文學
打牛湳村系列
中國古代神話
詩經選注
人類學理論發展史
盛典:諾貝爾文學獎之旅
建築大轉換
美的軌跡: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夢∣e雄獅美術四十二年記
古文觀止化讀
無邊的航道:現當代六種類型寫作
主體建構與人世關懷:府城講壇2012
羅馬的崛起:西方最偉大帝國的建立
家在太平洋
移動的心象:國立臺灣文學館館員論文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