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台灣電影履創票房佳績,從一片混沌幽暗逐漸走向美好光景。《海角七號》帶來的重大啟示,不在於創造台灣電影票房新高,而在於成功召喚台灣電影觀眾,讓我們重回電影院,觀賞我們自己的電影。接續的《艋舺》、《賽德克.巴萊》,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在都證明台灣電影已經成為人們娛樂消費的選項之一。 要解釋台灣電影為何、又如何重新獲得廣大觀眾的熱烈擁抱,仍得面對過去三十年來台灣電影的起伏轉折。本書的使命之一,就在於接合多元電影理論與影片,為曾經處在幽暗境界(與「鏡」界)的台灣電影,提出觀察筆記。 本書的另一項使命,在於重新結合電影、文學、地景,提出跨領域的觀點。文中選擇的四部文學改編電影代表作品,同時觸及台灣社會的性別、族群、階級與性傾向等議題,可以為新世紀台灣電影研究展現另一風貌。本書特色 1. 以理論為切入點,細緻分析台灣電影,論述與影評兼具 2. 對台灣電影整體發展的觀察筆記,為近來少見的台灣電影專著 3. 以文學改編電影結合台灣地景與社會變遷,提出創新觀點作者簡介陳儒修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理論學系,目前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文化研究、流行文化與傳播新科技。著有《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2004),編有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State of the Arts(2007,與Daryl Williams Davis合編),以及譯作《佛洛伊德看電影》(2004,鄭玉菁合譯)、《電影理論解讀》(2002,郭幼龍合譯)等。
日本映畫ベスト150:大アンケートに ...
革命.情慾殘酷物語
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
尋找小津:一位映畫名匠的生命旅程
日本映畫名作全史,戰後編
日本電影在臺灣
日本電影院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映畫を旅する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
電視劇創作:理論.技巧.案例
中國電視劇的審美藝術
電視劇原理,本質論
電視劇編寫與製作
朝代
休閒遊憩產業概論
休閒遊憩概論
散步生活
全臺文
周定山作品選集
台灣百合:台視精裝歷史大戲
擁抱大白熊
青春版牡丹亭一百場演出紀念:牡丹一百
半壁書齋隨筆
葉榮鐘日記
葉石濤全集,評論卷.資料卷
Interview
Black ice
The wave
深海
周定山漢詩研究:文化遺民的悲鳴與哀愁
歷史迷路.文學引渡
Les choristes
葉榮鐘早年文集
少奇吟草
葉石濤評傳
文學隨筆
黃得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