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歐美STS發展史,愛丁堡學派曾經是重要且璀璨的一頁。三十年來,該學派人才輩出,諸如巴恩思(Barry Barnes)、布洛爾(David Bloor)、夏平(Steven Shapin)、麥肯其(Donald MacKenzie)、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等人,都是執學界牛耳的人物。而愛丁堡學派所揭櫫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強綱領、四大信條等,更為人所耳熟能詳。 《科技與社會》邀集華文STS社群之研究者,以愛丁堡學派的「社會建構論」為主軸,展開批判性的回顧與前瞻。全書共分兩部分:總論部分集中在理論的探討,包括了由宏觀角度闡析科學知識與社會因素之間的關係,以及從微觀視角來解析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等;專論部分則以具體的爭議研究為主,諸如微積分的「發明權」爭奪、標準化過程中的技術爭論、環境正義的論爭、中醫存廢論戰、翻譯工作的權力競逐等問題。這些文章呈現出的多元研究特徵,使讀者能一窺愛丁堡學派之堂奧。本書特色 過去十年來,台灣學術圈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非「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STS)莫屬。STS的跨領域精神充分體現在它組成的多元,涵蓋了諸如:科學史、科學哲學、性別研究、醫學與護理、社會學、人類學等各大範疇。這些年來,社群成員經由引介西方各種研究取徑,繼而發展出扎根本土的在地研究,持續展現了這個學門旺盛的企圖心與理想。本書主編從台灣出發,邀集華文世界學者分享研究成果,實為台灣STS出版的重要里程碑。
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
ウェーバーの社會哲學:價值.歷史.行 ...
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 ...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
福澤諭吉社會思想之研究
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
韋伯方法論文集
叛逆の精神:大杉榮論文集
新社會學
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
实践感
歐洲社會理論
批判社會學
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
社會理論與社會世界
結構詮釋學:Oevermann與德國 ...
現代潮流與現代人:當代基本趨勢
現代潮流與現代人
過渡時期的文化選擇
社會的趨勢:杜拉克思想精粹
排除理論
Morning glory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lternative media handbook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s : citizens, voters and activists
Internet politics : states, citizens,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Journalism, science and society : scie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ws and public relations
The deepening divide : inequal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Global activism reader
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
Young citizens in the digital age : political engagement, young people, and new media
有怪獸
媒介研究:關鍵議題與爭辯
Download : the true story of the Internet
Cyberprotest :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Peep culture
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
Media and environment : conflict, politics and the news
Introduc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 a practical guide
如何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新聞傳播面向的探討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