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塵囂的市集�,或是人跡罕至的蠻荒之地,「你」和「我」都為了探索「靈山」,而到處遊盪,尋找心中的樂土—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作者從各個角度切入,體現一個向靈山朝聖的心路歷程,並藉此撥開中國西南邊區的神密面紗。 《靈山》採用了第二人稱和第一人稱交互運用的敘述方式。「你」和「我」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不是一個人,這並不十分重要,重點是他們都是敘述的主體,前者是分析式的,後者是綜合式的,共同體現向一個靈山朝聖的心路歷程。在這部也可以稱作是「尋根」的巨大的架構中,高行健有意擺脫了傳統的編織情節和塑造人物的累贅,把所有的力量都灌注在語言的實現上,使語言澄澈猶如雪山的澗流,直接呈現出敘述者的心象。 這樣的寫法,仍然算是一種散文化的小說模式。就其篇幅的巨大而論,這是一種嶄新的嘗試,端看他語言的藝術是否承托得起這巨大的篇幅所帶來的重量。如果說傳統小說的「人物──情節」模式早已經形成讀者固定的審美經驗,那麼任何小說的新模式都將訴求於讀者審美經驗的調整,拒斥的心理和新景觀的刺激將會同時產生。
五大名劍
大明英豪傳
化身情人
雙面天使
豪門的背叛
王昭君.出塞曲
廢園
無愛的上海
海洋路標
情斷西藏
活佛之死
靈山
一個人的聖經
港邊少年
奮戰
無傷時代
西北雨
童話故事
永樂大帝
昨日再見
The apprentice.
Spirit, stallion of the Cimarron
討論室
Azur and Asmar
研究小間
張曼娟小學堂:從經典中學好作文
莊子校詮
Kung fu panda
Madagascar
歡樂三國志,皇帝,快跑!
被遺忘的玩具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ce age
五歲的心願
旅行與讀書
NEPA law and litigation
Restorative justice : ideas, values, debates
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
西藏心瑜伽
Les Miserables : the musical that swept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