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事件之後,回教課題猶如衝向美國世貿中心的炸彈——撞擊、炸醒和震動了大眾,華社愕然驚覺,不管是針對回教國的詮釋權,抑或回教化政策,原來「我們」一直都是被排斥於「他們」的論述之外。政治位置上的邊緣是結構性問題,而馬華公會因其附屬的政治身分,只能做表態的工作。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如潘永強在〈興漢社與回教黨〉一文中,讓我們看見了早期華人地方政治所開展的不同形態,未必與主流同一態度。在拿捏與回教黨關係上,非回教徒黨團其實曾作出不少嘗試,但也產生許多分歧。脫離了馬來西亞原來的政治結構,各族政治很難獨立運作。 當然我們更關心的,是一般的民間,到底對所謂的「回教」、「回教國」和「回教化」問題等,有多少的認識,持有怎樣的態度?如今從評論界乃至學術界,從先初的被動理解到主動認識,似乎對回教課題有更多的關注。同時也了解必須建構一套認識馬國回教政治的看法,無論是就巫統與回教黨對「回教國」詮釋權的爭議,抑或回教化政策的影響,乃至華裔穆斯林的生存情境,都在在顯示多位作者高度的共識:回教,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也是這期《民間》主題論述的用意——「走近回教政治」,從回教國在馬來西亞政治脈絡底下意義的探討,進一步剖析回教黨大藍圖的思想意識形態,以及非穆斯林社群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等,從而理解政治與宗教之間的糾葛,不再作遠距離的觀望,或埋首沙堆 ;反之主動創造詮釋的場域和對話的情境,隨時在做對話的準備。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理論與中國的實踐
國際信貸
商業銀行績效管理理論與實踐
商業銀行學
外資銀行進入對東道國銀行績效影響研究
中國主要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操作實力 ...
證券投資分析
裸K交易員手把手教你:農產品現貨投資
中國商品期貨交割庫研究
防範化解中國壽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研究
稅收籌畫理論與實務
新加坡的政治領袖與政治領導
新加坡總統選舉法
李光耀:跨世紀挑戰
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 ...
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 ...
高標挑戰新加坡:新加坡如何預練二十一 ...
超管理國家:新加坡
超越島國思維:李光耀的建國路與兩岸情
當代南太平洋民主政治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從殖民統治到強 ...
菲律賓:動盪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