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活久見!古代生活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傳媒界「話題發源地」《新週刊》為你解構歷史,挖掘埋藏在故紙堆裡的新鮮事,用最嚴謹的方式,揭開古人的遮羞布!內衣外穿是從「保守的」宋朝開始流行的;古代官府衙門大多是危樓,內勤風險比外勤高;公使錢是必要之惡,范仲淹、蘇軾都在用;梁山好漢其實吃不到牛肉;鴉片戰爭的癥結不在鴉片而是簽證……一切歷史都是生活史!生活中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小事,就是經世濟民的大事,《新週刊》歷史專欄精選集結,帶你看透透古人的生活大小事。〈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在流通白銀的明清時期,城市裡一個普通人大約每月能賺到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約一百公斤大米或二十五公斤豬肉,或者一件私人訂做時裝。而只要三十兩銀子,就能領一個「潘金蓮」級別的美少女回家。〈梁山好漢上館子絕對不會點牛肉〉唐宋時期,不管這牛是老得拉不動犁了,還是意外瘸了腿,都不能殺,只能等牛自然死亡。即使有人偷偷殺牛嘗鮮,也不可能像《水滸傳》裡的那些酒家,有如此充足的牛肉供應。實際上,好漢們上館子最可能吆喝小二的是「切兩斤羊肉」。〈被施耐庵消費的宋朝「官二代」〉拜《水滸傳》廣泛流傳所賜,施耐庵筆下欺男霸女的「高衙內」成了宋朝「官二代」的典型,然而「高衙內」在歷史上從沒存在過。兩宋141名宰相,可考為「官二代」出身的有62人,其中53人是進士出身,只有9人純靠祖蔭得官。兩宋官場如果非進士出身,想做大官幾乎不可能。〈徐福跑錯點,應該要去衣索比亞?〉秦皇漢武求取海外仙方的狂熱行徑和唐朝諸帝對金丹靈藥的前仆後繼,都不過是尋常之舉,為了獲得更長的壽命,人類的想像力可謂無窮無盡。最富想像力的長生妙方來自中世紀的西方,連後世奉為「理性科學之父」的培根也不能免俗,根據他提供的祕方,毒蛇肉乃是絕佳的增壽妙藥,但療效最佳的還是衣索比亞的龍肉。
我們這一代的中國
一中帝國大夢
在歷史的風陵渡口
倒下的英才
毛澤東帝國
五十年無祭而祭
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
胡馬北風:穿越大漠文明的腳步聲
王權的祭典:傳統中國的帝王崇拜
消失的神祕王朝
中國文化史新編
從古人生活學文化常識:中國語言與文化 ...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古事雜談
漢字裡的故事: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
漢字裡的故事: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全職高手
Beastars
三國志典藏版
Slam Dunk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文字魔人漫畫版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如此人生
董事長嬉遊記
無頭騎士異聞錄
銀之匙.Silver spoon
長公主
兔俠
墮神契文
做工的人
The Small Big台灣特有種:跟著公視最佳兒少節目一窺台灣最有種的物種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