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們都在找一些獨有的東西來定義香港,這個夏天我們找到了。 二〇一九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香港人團結起來守護瀕危的我城,用自己的方法把香港放在世界的版圖上,運動發展到某階段香港人有一種自豪感,覺得香港人真是了不起,重新定義了香港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不是舊獅子山精神那種「自力更生」、「東方之珠」、「經濟城市」,而是新獅子山精神的「拆一掛十」,以強大的勇氣和韌性,在專制的銳實力最前線,頑抗。 二〇一九年夏天的運動,從來就是個身份運動。「反送中」始終是在強調香港和內地(中國)的最大不同:人權和法治的保障,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不同的群體在沒有大台但面對強大暴力的情况下,各自戮力去想自己可以為香港做什麼。這種身份認同,不能由某個政權強加,未必有偉大的藍圖,卻是由在其中的香港人一點一點實踐出來的。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名人推薦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尋租中國》作者、《吊燈裡的巨蟒》主編 何明修,台大社會系教授,《為什麼要佔領街頭?》作者 張鐵志,Verse雜誌總編輯,《燃燒的年代》作者
社會運動學
激進社會運動
墨西哥的社會運動與民主化
社會運動及社會學説
社會運動
太陽花學生教我們的事:24堂街頭上的 ...
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
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三一八運動事 ...
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致我們的朋友
失聲香港
318佔領立法院:看見希望世代
抗命女聲
戰時下抵抗の研究:キリスト者.自由主 ...
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
蘆葦與劍
用心愛臺灣:臺灣社會運動發展簡史
香港獨立
被時代選中的我們
我們的最後進化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全職高手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文字魔人漫畫版
如此人生
董事長嬉遊記
無頭騎士異聞錄
銀之匙.Silver spoon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墮神契文
做工的人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
銭天堂:ふしぎ駄菓子屋
咖啡師Barista
異動之刻
燕歌行
妖怪公館の新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