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想活得更久,還是活得更好? 你怕老嗎?怕死嗎? 21世紀,醫療「產業」給了我們長命百歲的許諾,除了延緩死亡,還包括遠離殘疾、安全分娩,從出生到死亡,一切似乎都可掌控。人們熱衷,也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 但真的是這樣嗎? 芭芭拉・艾倫瑞克開始動筆撰寫本書時70歲,就她自己的話來說,是一個「死亡不再需要多費脣舌說明的年紀」,只是環顧四周,大家好像總不是這麼甘願地、「自然地」邁向死亡,甚至老去的過程。或許是之前罹患乳癌經驗,也或許是求學時的細胞生物學背景,當然更可能是年輕時搞運動的愛找麻煩個性使然,在抗老產品、預防醫學盛行的此刻,艾倫瑞克做了一個看似挑釁的報導書寫,問了個其實每個人都在想的問題:我們是想活得更久,還是活得更好?芭芭拉・艾倫瑞克這次回到她細胞生物學的本行,研究老、病,和死,提出關於身體,以及人在宇宙位置的全新理解。 從預防醫學檢查的重要性,到所謂「正確」的養生概念,艾倫瑞克從個人經驗、社會趨勢,到通俗文化及最新的科學文獻,引用各方說法,一步步推翻那些「指導」現代人健康長壽的關鍵字,進一步從細胞角度進行研究,說明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實只是白做工。對於衰老,我們無能為力,身體的每個細胞會做出自己的「決定」。而這決定並不總是對我們有利。 人人都想活得更長壽、更健康;問題在於,我們究竟該投注多少心力到這項任務之中。書中並沒有提出任何「怎麼做」的忠告(當然也沒有提出另一種「正向思考」派的新興信仰),但艾倫瑞克探究我們對死亡、身體以及健康的種種迷思,她提醒我們,可以如何思考關於「控制」這回事,以及如何更切實地看待生命。 芭芭拉:「變得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不是挫敗,而這份死不足惜的自由,值得大肆慶祝。」
精神疾病漫談
德.克雷宏波的眼睛
精神障礙問答
APA精神疾病快速參考手冊
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
中井久夫共著論文集:精神醫學の臨床
讓傷痕說話: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 ...
幸福的滋味:傾聽憂鬱的心聲:第二屆「 ...
浴火鳳凰:釋放憂鬱的精靈:第一屆「浴 ...
你的手指是最棒的身心諮商師:一生必學 ...
身心調癒地圖
釋放細胞記憶,和疼痛說再見
發炎世代:為人體的心靈、免疫、疾病找 ...
治癒力:訓練大腦治療身體,改善免疫系 ...
疼痛的隱喻:透視疾病背後的情緒、壓力 ...
葛藤としての病:心身医学的考察
司法精神醫學手冊
創造と狂気の歴史:プラトンからドゥル ...
一口氣突破情緒困境:煩惱退散!每一天 ...
那些不堪回首的痛苦,都只是增添人生厚 ...
別讓自己不開心:50個讓生活美好的練 ...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經驗的長期影響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全職高手
Beastars
三國志典藏版
Slam Dunk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文字魔人漫畫版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如此人生
董事長嬉遊記
無頭騎士異聞錄
銀之匙.Silver spoon
長公主
墮神契文
做工的人
The Small Big台灣特有種:跟著公視最佳兒少節目一窺台灣最有種的物種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
銭天堂:ふしぎ駄菓子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