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將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種詩體內又分為九格,以初唐為正始,盛唐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為接武,晚唐為正變、余響,方外異人為旁流。其崇尚盛唐、區分流變的意見,為世人指示了學習唐詩的正確途徑,選詩和論析又很具識見,因而獲得廣泛的響應,對明代尊唐詩風影響深遠。至今仍是學習與研究唐詩不可或缺的參考書。高棅,字彥恢,號漫士,又名廷禮,生於元順帝至正十年(二二五:,卒於明永樂二十一年(一四二二》。福建長樂縣龍門人。永樂二年(一四四》以布衣召入翰林為待詔,預修《永樂大典》。永樂三年丁母憂歸鄉。三年後歸京,仍為翰林待詔,後遙典籍。
詩經
五朝詩評
唐人絕句選釋,李清照漱玉詞選釋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註疏
唐詩三大家寫意
中晚唐三家詩析論:李賀.李商隱與溫庭 ...
唐宋詩舉要
新校唐宋詩舉要
新譯唐人絕句選
唐詩選
唐詩:中文經典100句
唐詩瑣語
唐詩絕句選
明解增和千家詩註
唐詩精選
唐詩集解
中國文學精讀:唐詩
唐代絕句析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