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民主精神不在制度,而是活躍於你來我往, 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找出大家得以和平共存的生活方式。 每個國家都面對一些意見分歧的問題:高教未來該何去何從、老貧人口誰照護、安樂死是否該合法化,甚至轉型正義能如何在回望痛苦中探究真相又不挑起對立?德國尤其如此。 德國,國情與歷史複雜,是個始終不和諧的社會。但即使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失敗,還是有能力在廢墟中重建國家、與東歐和解、處理納粹問題、完成統一的和平革命與許多驚人的成就,成為歐洲的心臟、世界的強國。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德國一直存在著「爭論文化」(Streitkultur)。 爭論文化貫穿西方歷史,影響思潮。德國更深信據理力爭才能釐清事實,不管社會多麼激烈分裂,爭論仍是維繫成熟民主政治的必要手段,能將國家與社會帶到更好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小塊台灣,是值得我們激烈呵護的新生民主。 勇敢使用理性,我們需要民主,但此刻民主特別需要我們。 作者蔡慶樺,兩度獲得人權新聞評論獎、並入圍台灣文學金典獎,長年派駐德國,對德國社會文化與德意志思考,有深入觀察與見解。他在本書以許多德國社會的爭議,包括國族認同、移民議題、同婚與其他同志權益等,闡明德國如何在歧異中據理力爭,不放棄尋找,得以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爭論中逐漸走向成熟。 這些問題也可以在臺灣的脈絡中見到。 希望能藉由這些高度複雜、立場鮮明的爭論中觀察一個國家,反思台灣。我們爭執了,然後呢?摩擦如何再轉為尊敬?針鋒相對後如何團結合作? 異中求同,而不是求同一。即便在知道最後可能無法共享同一立場的情形下,仍然願意一起爭論,一起接受一個不和諧的社會,彼此共容。即使困難重重,也值得學習。強力推薦 報導者總編輯 李雪莉 駐德記者 林育立 德國文化觀察家 & 作家 神奇海獅(李博研) 教師 & 作家 蔡淇華 廣告導演 & 作家 盧建彰 (依姓氏筆畫排序)好評推薦 報導者總編輯 李雪莉 慶樺是個專注認真的思考者,做為他的編輯,常有機會拿到他第一手所寫的文章,他的文字總能跳脫現下的嘈雜音浪,但又緊貼這個時代的各種爭論,試著理性提出各種觀點,為平行的世界嫁接起可能的藤蔓,讓絕緣的生命體異中求同,即便最後不真正同意彼此,卻能理解、尊重、善待那些在我們眼裡不同的異議者。 做為一位長年的媒體工作者,近年社會普遍在嘲笑記者,但其實嘲弄的背後,也同時嘲笑台灣仍貧瘠的公共論述園地。文化的變革不只來自媒體場域,來自我們在社群上發出去的意見和推送的論點。慶樺此書不斷以康德的啟蒙哲學提醒讀者:「要有勇氣使用你的理性!」 儘管思辨和爭辯論點的開放性,可能伴隨不確定和混亂,但這是我們做為公民的責任。相信這本書可以為讀者開拓理性思辯的信心和可能。 教師 & 作家 蔡淇華 當我們身處在後事實、後真理的時代,如果你不想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你便有義務閱讀蔡慶樺博士的新書《爭論中的德國》,然後你才更有能力去爭論、堅持、與退讓。
單車環法之旅
亞爾薩斯.香檳亞丁附勃艮第
可樂妞,法國行
普羅旺斯
法國
法國深度探索:北法.中法.西南法.東 ...
第一次自助遊法國超簡單
漫步普羅旺斯陽光中
法國文化遺產行旅
德意志帝國史話
邪惡的見證者: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 ...
德國的經驗
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
德國史
這就是德國!:柏林圍牆倒塌後的富國之 ...
讚歎,德意志
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
法國女人不花錢也優雅
革命と反革命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全職高手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文字魔人漫畫版
如此人生
董事長嬉遊記
無頭騎士異聞錄
銀之匙.Silver spoon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墮神契文
做工的人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
銭天堂:ふしぎ駄菓子屋
咖啡師Barista
異動之刻
燕歌行
妖怪公館の新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