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史的論著都認為本地政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才興起,而香港人在九十年代開始才比較關心政治。本書通過對戰後初期成立的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的詳細研究,推翻上述看法。 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並非一般所指的壓力團體,而是積極爭取政治、經濟及社會改革的政黨。作為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它們特別關注香港的城市發展、房屋政策、醫療保障、經濟發展、教育普及、治安及小販問題。兩個政黨的活躍成員包括貝納祺、簡悅強、葉錫恩、胡鴻烈、張有興、鄒偉雄、陳子鈞等,擔任市政局議員多年,在當年香港社會和政壇甚有影響力。 本書首開這兩個政黨學術研究之先河,通過本研究,可加深對殖民政府與宗主國的關係、戰後的殖民地性質,以及被遺忘的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的了解。
變質的民進黨
新黨風雲
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綱領篇
家變:新黨不是政客的家?!
大陸學者眼中的民進黨:民進黨研究
陳水扁の時代:台灣.民進黨、誕生から ...
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 ...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 ...
民進黨組織派系研究
民進黨社會基礎研究
民進黨對外關係研究
新黨 變辯變
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
臺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民進黨大陸政策研究
海峽兩岸七大奇蹟:無名氏演講集
又見春曉:來臺反共義士學人文選集
中共對傳統文物的破壞與利用
動搖中的共匪政權
中共統戰策略研究
左翼文學的衰亡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全職高手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文字魔人漫畫版
如此人生
董事長嬉遊記
銀之匙.Silver spoon
無頭騎士異聞錄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墮神契文
做工的人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
銭天堂:ふしぎ駄菓子屋
咖啡師Barista
異動之刻
妖怪公館の新房客
燕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