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李家同 推薦序這本書應該是臺灣第一本由弱勢家庭孩子書寫自己的成長經驗,同時去映照社會工作服務理念、策略和脈絡的書。這本書,對作者是一本生命故事爬梳,回答自己「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以及「我為什麼會這麼做(社會工作)?」的書;對同樣身處家境弱勢的孩子,是一本生命啟發的書;而對社會工作者而言,則是一本結合個案與服務的書,它觸動人心最柔軟處,卻也嚴肅指出社會工作的要回歸「人」出發,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在童年到青少年重要的人格形塑階段,作者碰上了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關―父親生病去逝、家貧躲債、幾度搬遷,生活極度不穩定。險險在每一環節處有「貴人」相助扶持―堅強的母親、老師、大姐、同學媽媽、社福單位……,以及「慈父」的陪伴。這些「貴人」出現的姿態和影響,經過歲月的沈澱,都轉化為文炎日後從事社會工作的參照;而艱困中淬煉出的性格和價值,也帶給文炎往後在社會服務工作上的深遠影響。這些從他文章最後可以明顯感受到:「我認為社會工作者應該要有泰山的高度來看待自己的工作價值,也要有海洋的廣度來期待個案的未來發展,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也不要侷限個案的可能性!這才是我認知的社會工作!」
方案設計與評估
國際社會工作教育的回顧與展望
社會工作倫理
社會工作會談
由家庭壓力理論之資源層面探討家庭危機 ...
受虐兒童後續處遇模式之探討
寄養家庭的壓力與調適
新大同社會之路
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
工作機會通報制度
屋簷下的交會:當社區關懷訪視員走進精 ...
解鎖:我的火火社工路
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
多元文化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
嚴重燒燙傷成人復健參與及社會復健之研 ...
少女從事與離退性交易歷程之研究:巢穴 ...
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
ケアの社会学:当事者主権の福祉社会へ
社會福利概論
波瀾與細流:台灣婚暴服務初啟時
統計學概論:主動學習取向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
生死谷
情緒同理:家事法庭第一線社工30件個案解析,克制情緒干擾、同理孩子立場,練習把分離的負能量降到最低。
關懷,在你我之間
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第七版)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時時刻刻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我們終將告別那些揮之不去的痛苦
蜜汁燉魷魚
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壓力,努力撐過就好嗎?:該放鬆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你的情緒
預知死亡紀事
不快樂,也沒關係:一位心理醫師的真心告白,為什麼停止追求快樂,對我們反而比較好?
中元節
關於女兒
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