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思光、牟宗三、葛瑞漢、華靄仁、安樂哲 探究當代孟學家學術理解之差異, 透過思想省察及文獻分析等方式, 重釋及廓清《孟子》研究的爭議性課題。 ▍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論述脈絡,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引發之爭議。 中國儒家經典《孟子》,向來被研究得最廣泛、透澈卻又似乎未能獲致研究者共同認定的一致性成果。由於研究者的學養背景相異,援引的哲學路數不同,使得《孟子》研究呈現出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及多元歧見的情況。 本書針對當代學者有關《孟子》研究的爭議性課題,試圖透過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獻分析等方式予以廓清與重釋。首先,作者立基於《孟子》的歷史發展脈絡,並掌握經典文獻語義及架構價值。其次,藉由學術研究成績斐然的勞思光先生與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對於《孟子》詮釋的差異性作比較與省思,深刻觸及了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接著,探究葛瑞漢、華靄仁以及安樂哲三位漢學家,何以因為迥異的思維而產生不同的學術理解。最後,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所引發的爭議。全書既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其論述脈絡,是一本孟學及儒學研究者必備專書。本書特色 1.探究當代孟學家勞思光、牟宗三學術理解之差異,深刻觸及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 2.廓清及疏理西方漢學家葛瑞漢、華靄仁、安樂哲《孟子》研究之爭議課題。
孟子
孟子之民本主義
孟子探微
孟子研究
孟子說
孟子大義
趙岐 朱熹《孟子》注釋傳意研究
孟子研究集
孟子與中國文化
孟子:雄辯時代的鬥士
重回戰國:孟子新論
朱熹與戴震孟子學之比較研究
孟子趙注
孟子正義
孟子注疏
孟子字義疏證
孟子集註纂箋
孟子平議
巫王志
不向貧窮低頭的爆笑日記,年薪19萬日圓篇
Dance:我的看舞隨身書
極致之味:Yilan的18堂飲食課
亂是一種新商機:數位行為改寫的消費習慣
跟雲門去流浪:七週八城的歐洲巡演日記
日本文具設計大揭密
尋味.紅茶:Yilan的品飲手札
東京奇譚集
神保町書蟲: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
挑食的設計
五色營養:食物顏色是天然營養素
撞上你愛上你
上海,真奇怪ㄋㄟ
大前研一不愛上學:學校不能教你的重要本事,該怎麼學
果然好吃:Yilan的臺灣水果尋味記
與狗狗的10個約定
旅行臺灣,達人帶路
東京裡風景
破案神探,犯罪是天生邪惡還是後天塑造?FBI探員側寫連續殺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