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愛唱歌的女孩莎姑的故事 也是台東卑南大巴六九部落的土地記憶 一股源自靈魂深處必須發聲的渴望 悲傷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歡樂的時候 就唱歌吧,盡情地唱 如果有一首歌能急躁的心安靜下來 那個第一個起音的顫動,必定從這裡開始 這是虛構的人物與真實故事的交織,顯影部落的過往遺事,那些緊依主流社會又獨自律動的鮮明存在,也紀念我記憶中的美好野溪。--巴代 莎姑出生的村子叫「大巴六九社」,倚靠中央山脈東麓,面向台東平原與太平洋,法魯古溪潺潺流動,那裡有小米田、水稻田和獵場,炊煙升起,夕陽餘暉下,食物的香氣、山羌的叫聲,以及不同家族之間的故事流傳著。 莎姑四歲那年被日本姑丈松本家收養,卻不受新媽媽疼愛,時常挨打受罵,疼愛她的養父過世後,日子更難過,除了擔心受罰,還要躲恐怖的空襲。這時國民學校的先生對她說:「如果你的心被石頭重重壓著的時候,妳可以唱歌,像很久以前一樣。」她哼著歌,偷偷搭上火車,涉過大巴六九溪,回到了原來的家,才發現爸爸跟姑姑一樣壞脾氣,而且她已經聽不懂家裡的話,只會說日語的她重新學習族語。 又過不久,大巴六九部落變成太平村,聽不懂漢語不會說中文的她,才剛將「卡桑」改為「伊娜」(母親),又要煩惱自己該取什麼新名字了。愛唱歌的莎姑,後來不只影響著她的子女,也影響了整個部落。 莎姑和她的先生德里日後成為部落的靈魂人物,只要有部落性的表演或祭儀需要編舞,總是第一個想到他們夫妻,他們的歡笑與眼淚交織出一幕幕動人的生活回憶。 隨著夢境的不斷指引,莎姑的生命軌跡愈發與部落脈動高度結合,那強韌的生命力,呈現天主信仰和搭拉冒(巫術)並存,祭儀與百朗(漢人)的宮廟相互輝映,連一起生活數十年的魯跌(外省人)和發拉嘎(洋人)也有著相近的律動,兀自低鳴不止。 莎姑,抑或者部落,一如野溪的生命力,緊密相依又自外於主流,有著鮮明的律動與傳唱不止的歌謠。
西夏旅館
匡超人
明朝
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
馬鐵路: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
斯卡羅人:檳榔.陶珠.小女巫
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
白鹿之愛
霧濛濛
烽火萬里情
花燭散
上將的女兒
清明上河圖
龍袍劫
三家和
北歸南回
不要再說了
謙虛的大和尚:印光大師
蜀山劍俠傳
噩盡島
全職高手
覆雨翻雲
明清以來善書叢編
文字魔人漫畫版
如此人生
董事長嬉遊記
銀之匙.Silver spoon
無頭騎士異聞錄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墮神契文
做工的人
旅食小鎮:帶雙筷子,在臺灣漫行慢食
銭天堂:ふしぎ駄菓子屋
咖啡師Barista
異動之刻
燕歌行
妖怪公館の新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