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農業社會,很早就有稻、黍、麥、菽、麻「五谷」之說,又有「六畜」――馬、牛、羊、豕、犬、雞,其中的牛、羊、豕是宗廟祭祀的重要供品。很先用來煮肉的鼎,漸漸演變而為禮器,乃至發展成一國之重器。秦漢以來,封建帝王向往長生不老,開始求仙問道,雖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但在某種程度上啟發了后世對於養生的重視,諸多醫典、藥典也強調了飲食平衡和節制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從而留下了卷帙繁富的有關日常飲食的譜錄著述,記載有宮禁帝王、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市井百姓的日常食品、食譜等,使后人得以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洪邁著的這本《糖霜譜(外九種)》收錄宋元人關於飲食方面的譜錄十種,包括兩種《糖霜譜》、《玉食批》、《本心齋蔬食譜》、《中饋錄》、《飲食須知》、《飲膳正要》、《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易牙遺意》和《饌史》,使讀者得以窺見當時人飲食文化的吉光片羽。
滿漢通吃
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二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七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八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鍾鳴鼎食之家: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
美食天堂大上海
已非舊時味
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
吃遍大陸美食
飲酒史話
宴席上的中國史:從席地而坐到圓桌團聚 ...
歡樂宋:中國歷史上最幸福的朝代,沒去 ...
吃在台灣
不負舌尖不負卿:活色生香的中國味之道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
食在宋朝:宋餐桌上的料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