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醫師,要怎樣鼓勵病人信任你?答案可能簡單到就只是視線交會。有太多醫師的眼睛什麼都看,就是不看病人。——何瑞光(Dr. Herbert Ho Ping Kong),本書作者 《醫學的藝術》重新審視「以病人為中心」的診療原則, 是何瑞光醫師長達五十年的醫師生涯精采回顧。 書裡也收納了十多名病人的深刻訪談, 以及十六位醫師對於醫學藝術、醫學教育的深刻想法。 雖然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是何瑞光醫師仍主張, 醫師必須在他們廣博的知識庫裡,增添一些人情味, 必須重新修煉溝通、細看、傾聽、碰觸的藝術, 提供給病人更人性化和整體觀的照護。名人推薦 何醫師以出色的醫療敘事風格, 將病人的故事與格言、文學典故及譬喻交織在一起, 闡明這些藝術為何是有效的醫療實務的基本要素…… 本書其中一個目的,在於促使醫學生、實習醫師、以及有抱負的醫師, 看透自身專業的意義……關鍵的挑戰就在於不只能看到疾病, 還要看到影響個人的身體不適, 發展出以信任與尊敬為基礎的關係,令病醫雙方都感覺滿意。 這不只是一本為醫學社群撰寫的書, 一般消費者,也就是健康照護體系的使用者,同樣能從何醫師所分析的個案, 以及他對科技與「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緊密相關的看法當中, 拾取許多洞見。 ——衛嘉蓮(Catharine Whiteside),多倫多大學醫學院院長 何醫師一再叮嚀「同理心」,問清楚病史,做好身體診查, 要比安排病人接受各種實驗室檢查來得重要…… 他一再強調:關心病人、替病人著想, 耐心的對每一位看過你的病人盡心盡力, 而不要趕著看下一位病人。 這本書看完以後,不覺令人感慨時下名醫充斥, 但還有多少是與何醫師一般的良醫? 期待這本書可以使臺灣的醫界與社會了解,醫療可以是如此的「人性化」。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簡樸的幸福時光:彰基海外醫行記
掛號、看診、拿藥背後的祕密:長庚醫院 ...
臺大醫院利比亞醫療服務隊:1964年 ...
慈濟醫療志業:救處護處 大依止處
香港醫療服務的經濟分析
美國醫療體制的現況與展望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傾聽]第一線不同的聲音:資深護理師 ...
誤診誤醫
醫學教育寶貴的一課:努蘭談醫病關係
我的病患老師
醫生,不醫死: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 ...
醫人三角的獨白
有一個銀蛋叫彼得,從小生在大醫院
病床上的選擇權:一個小醫師對生命與人 ...
醫療自主時代:翻出白色巨塔高牆,精神 ...
別把醫師當做神:一位優秀醫師的真誠反 ...
醫病大和解!:一起走出醫療糾紛的迷宮 ...
醫療抉擇:醫師和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事
後山怪咖醫師
肝膽相照:怪咖醫師之人生劇場
後山怪咖醫師與那些奇異病人
巫王志
不向貧窮低頭的爆笑日記,年薪19萬日圓篇
Dance:我的看舞隨身書
極致之味:Yilan的18堂飲食課
亂是一種新商機:數位行為改寫的消費習慣
跟雲門去流浪:七週八城的歐洲巡演日記
日本文具設計大揭密
尋味.紅茶:Yilan的品飲手札
東京奇譚集
神保町書蟲: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
挑食的設計
五色營養:食物顏色是天然營養素
撞上你愛上你
上海,真奇怪ㄋㄟ
大前研一不愛上學:學校不能教你的重要本事,該怎麼學
果然好吃:Yilan的臺灣水果尋味記
與狗狗的10個約定
旅行臺灣,達人帶路
東京裡風景
天地明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