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論和現當代文論以詩歌、文學散文、小說、戲劇為文學作品。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得從中國古典文學的客觀實際出發,不能照搬西方文學和現當代文學的概念。如果只有詩歌、戲劇、小說和抒情性散文才算文學,只有純藝術而非教化性的、純虛構而非記實性的才算文學,恐怕會得出中國古代無文學,或有也少得可憐的結論。元明清的戲劇、小說是否夠得上這種純文學的標准,恐怕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本書以編年體史書的形式為宋代文學(960—1279)編年,以體現宋代文學發展的脈絡和規律。將文學事件系到具體的年月日;有年而無確切月日的系到年;只知大約時間的,系於相關年代。同時,為糾編年體文學史易失於瑣碎之弊,間以中國史書的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展示宋代文學發展歷程。
兩宋詩文論集
兩宋詩詞文綜論稿
婉約詞派的流變
宋代蜀學研究
第一屆宋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傳媒與真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
復古與創新:歐陽修散文與古文復興
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
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
崇文盛世:中華文學通覽,宋代卷
遼金元文學史案
四庫提要北宋五十家研究
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 ...
公安派研究
明代辨體觀念析論
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
廣東近代文學史
中華新文學史
台灣文學十講
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臺灣文學發展史 ...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