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寺院古建築的深遠意涵,一窺佛寺藝術的奧秘。 涵蓋各個朝代及不同區域的寺院,全書超過三百張圖片。從寺院的選址佈局、結構裝飾到風格演變,深入淺出的勾勒出佛教建築的輪廓,並探討現代寺院建築該何去何從。 揭開傳統佛寺建築的豐富內涵,破解傳統匠藝的訊息和密碼: 建寺地點如何選擇?空間如何佈局? 「伽藍七殿」的建寺規制有何典故和內容? 曲面屋頂與防漏採光有何關係? 寺院的立柱為何向內傾斜而不是直立的? 殿宇上方的神獸應該是單數還是雙數? 法門寺如何保護地宮內的佛舍利安度120年? 藏系寺院的「邊瑪檐牆」有孔明借箭的效果? 藏系寺院的低樓層為何不設窗而高樓層設大窗? 龍山寺戲台上方為何要施作網狀結構的藻井天花板? 朝天宮、拱範宮為何出現洋人造型的人物栱? 佛教本土化和民間化的過程中,佛寺建築也與本土固有的建築樣式、建造傳統、工藝材料、裝飾風格、地域文化和自然地理環境不斷融合,形成現今極具特色的樣式。寺院建築由裏到外,由下而上,所包含的每一個建築構件都隱含它的結構原理及時代意義,並且極盡可能的彰顯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是一種深遂的文化建築,所包含的內容博大精深,從結構力學、藝術美學、警世意涵到宗教意義,都將其導向一種多元化的建築形式。 如今可供考古的現存古建築屈指可數,遺存的史籍資料又艱澀難懂,期望能藉由本書彙整的各種傳統建築元素,如寺院格局、建築裝飾、建築結構等相關議題,說明佛教古建築的內涵;包括地域性的差別,例如大陸北方、大陸西南、臺灣、西藏等地區,不同寺院的特色要如何加以類別;並針對一些特別的佛教建築,像是園林寺院、佛教石窟等內涵加以補充。透過探索先人的智慧結晶,並從不同角度的說明、比較和分析,期望以嶄新的元素和美學的依據,為現代寺院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讓新時代的佛教建築變得更多元化和具備更大的發展空間。 ※封面圖片:正定廣惠寺花塔名人推薦 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專文序 黃萬翔(月稱光明寺規劃建設推動委員會總執行長、前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化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及都市計畫系專任副教授)專文序 端木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系博士/北京國怡環境治理技術研究院院長)專文序 ◆很多人參訪佛教寺院,因為不了解寺院布局的意義,及每一座殿堂的建築特色,只能走馬看花,極為可惜。《佛寺古建築探秘》內容豐富,作者很用心的從單體到整體,從小木作到大木作,從選址到布局……作者都做了詳盡的剖析;再者,本書除了實例,更配有圖片。提供每位參訪佛寺最佳導覽解說的好書。──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作者持續用心投入佛教古建築的研究工作,親身走訪大陸各地的名山古剎,綜理分析完成佛教古建築的系列研究與文章,並將它集結成書付梓出版,提供給所有關心推動傳統古建築的同好來共同參考研析,這是他付出自己生命與汗水的心血結晶,也是所有衷心研究傳統古建築人的重要寶書。──黃萬翔(月稱光明寺規劃建設推動委員會總執行長、前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化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及都市計畫系專任副教授) ◆佛教流傳中國兩千餘年的時間裏,經歷了不斷本土化和民間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佛寺建築也與中國本土固有的建築樣式、建造傳統、工藝材料、裝飾風格、地域文化和自然地理環境不斷的互動和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極具特色的佛寺建築樣式。這種特有的建築樣式,也隨著漢文化的擴散對世界各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豐富的宗教內涵,乃至匠作傳統的信息猶如一種難以破解的密碼,滲透到佛寺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因此,為了進一步理解傳承建築的文化和佛學精髓,而對這些「密碼」進行深入又系統的全面解讀,就成為一項頗為艱辛但功德無量的工程。──端木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系博士/北京國怡環境治理技術研究院院長)
學甲鎮慈濟宮
南鯤鯓代天府
佳里興震興宮
佳里鎮金唐殿
鐵線橋通濟宮
鑑潁發千支 湖川開萬派:擺厘陳家解說 ...
建寺文化的迷思與覺醒
台灣的老齋堂
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
聖德太子:再建法隆寺の謎
北涼石塔研究
臺北縣的佛寺建築
臺灣佛教美術,建築篇
中國佛塔紀行
傳統藝術之美:台灣省台中樂成宮
法國哥德建築藝術:夏特爾、蘭斯、亞眠 ...
上帝聖殿
發現教堂的藝術:教堂的建築.文物.符 ...
神聖與禮儀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
面向大海的十字架:花東海岸小教堂測繪 ...
圓頂的故事
聖彼得大教堂建築的故事
鋼之鍊金術師
全職高手
劍南詩稿校注
宋書
觀念天文學
覆雨翻雲
黒後家蜘蛛の会
十世轉生
待我有罪時
隱藏關卡
崑曲百種 大師說戲
星辰的繼承者
因為愛,我們呼吸
乒乓
豐子愷文選
天地明環
不受傷的練習
大唐玄筆錄
追
手感工藝.美好生活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