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雅》《頌》所收錄的詩篇為研究主體,利用殷周金文及戰國竹書提供的新證,分別從文獻學、字詞訓釋及語法學三個角度,探討當中較具爭議的學術問題,為過去研究帶來新資料與新思考。文獻學方面,本書集中於詩、樂、舞間關系的研究,分析先秦樂舞組曲的體結構,就《雅》《頌》樂舞性質的討論提供新材料。字詞訓釋方面,本書通過金文與《雅》《頌》的互證,考釋疑難字詞整理訛誤的例子。語法學方面,本書討論以虛詞為主,深入分析金文及《雅》《頌》所見「不」「無」「其」的語助詞用法。鄧佩玲,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學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專著有《天命、鬼神與祝禱:東周金文嘏辭探論》,正式出版的論文逾三十篇,內容涉及古文字學、古漢語語法及先秦典籍研究。近年專注於出土文獻與傳世古籍的互證探討,獲香港研資局撥款進行的相關項目有「《詩經》與金文文獻語言的對比分析研究」和「《尚書》與金文文獻語言的比較研究」。
康南海先生未刊遺稿:詩經說義.大戴禮 ...
詩經裡的鳥類
詩經勝境及其文化品格
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詩經研究史概要
二十世紀詩經學
金石簡帛詩經研究
明代前期《詩經》學的詩學詮釋
穿越「詩經」的畫廊
澤螺居詩經新證 澤螺居楚辭新證
詩經中的經濟植物
詩經論文集
詩經研究論集
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
詩經講義稿(含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
近代詩經白話譯註的興起與開展
詩經的多元闡釋
詩經關鍵問題異議的求徵
詩經評釋
詩序新考
鋼之鍊金術師
全職高手
劍南詩稿校注
宋書
觀念天文學
覆雨翻雲
星辰的繼承者
隱藏關卡
崑曲百種 大師說戲
黒後家蜘蛛の会
十世轉生
待我有罪時
豐子愷文選
天地明環
乒乓
因為愛,我們呼吸
追
大唐玄筆錄
手感工藝.美好生活提案
不受傷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