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現代劇場發展(1949-1990):從政策、管理到場域美學》 戲劇表演,能夠呈現人生百態,反映種種社會現況。 在戲劇中,觀眾可以看見藝術之美,看見現實。 劇場的存在,更是其中不容忽略的重要一環。 探索臺灣現代劇場發展,認識不同時期的人文與社會風氣。 對於多數人而言,劇場即是一個可以前往欣賞演出的場所,其形式不一,規模亦有大有小,然而,關於劇場文化的發展,我們所能探究的絕不只有外在的硬體條件。在一個劇場中,較常或較適合演出的表演形式、主要的觀賞對象、相關的管理規則等,都是顯現每個劇場各自有著不同主體性的證明。劇場,理應被視為一個與表演者、觀眾息息相關,充滿人性化的空間。 探討臺灣現代劇場的發展,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面臨局勢動盪不安,劇場的功用多半帶有宣揚政治意識與愛國情操的色彩,藝術方面的發展因而受到局限。隨著日漸安定的社會風氣與開放的思潮,戲劇表演開始有了多樣化的形式,劇場也提升至更具文化意涵的社會地位,不再只是政令的傳聲筒。透過對時代背景的挖掘,了解現代劇場的生命史,更加全面地認識劇場的多樣風貌。
台灣的老戲院
當代台灣社區劇場
藝起南方: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建實錄
香港戲院搜記,影畫爭鳴
香港戲院搜記,歲月鈎沈
日本戰後劇場面面觀
李國修與臺灣當代劇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臺戲院
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新世紀臺灣劇場
尋找.天外天
20世紀中國問題劇研究
中國古典戲曲的審美追求
中國早期戲劇畫刊
中國古典戲劇
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
我國的傳統戲曲
臺灣傳統戲曲
戲曲源流新論
戲曲源流新論(增訂本)
相機用語基礎知識
用手機也能拍得更好的100個妙方:完美攝影微調術
貝克特戲劇選集
伊歐涅斯柯戲劇選集
光的無限力量:羅伯.威爾森
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
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夢幻劇:史特林堡選集之二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表演學:準備﹑排練﹑表演
表演藝術入門:表演初學者實務手冊
婚姻場景
畢希納戲劇集
鄂蘭
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
戲劇實驗室:學與教的實踐
建構戲劇:戲劇教學策略70式
假戲真做,做中學:以戲劇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有效進入主題學習
布雷希特戲劇: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
與海豚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