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經譯注》 《通玄經》,原名《文子》。文子,生平眾說紛紜,一般相信其與庚桑楚同是老子門下最著名的弟子,為承繼老子學說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唐代時受玄宗詔封為「通玄真人」,《文子》亦因此易名。 《通玄經》作為文子釋明《老子》的哲學著作,秉持老子的思想精神,以樸素直簡的文學形式譬喻,深入探究並闡揚其「道」之理論經要。同時,更進一步揉合儒墨、兼採名法、並及兵農,吸納諸子學說精華,最終「歸本太上之言」,不僅開拓了道家論述的思想視野,也體現了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兼容並蓄風氣與哲學體系的形塑進程,使《通玄經》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本書對《通玄經》的版本演變做了精細的考證分析,並以唐徐靈府之注及宋杜道堅的《文子纘義》為注譯所本,將艱深玄妙的道家著述譯為通俗的白話文本,帶領讀者體會前人智慧的博大精深。
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
莊子藝術精神析論
人生是無題的寓言:莊子的寓言世界
莊子哲學評論
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
哲人風流:莊子的智慧
莊學管闚
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
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
逍遙游:莊子美學的現代闡釋
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
文子校釋
《文子》成書及其思想
黃帝四經
宋鈃學派遺著考論
黃帝大道經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黃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书
墨子閒話箋等七種
晏子春秋校注 墨家佚書輯本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