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念佛人應有怎樣的視聽言動,應展現出何種的氣質、胸懷、性格特質?在本書中已然給出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常人難以領會的高深、枯燥、生澀的教理,藉由法師生花之筆,以直白、生動、活潑的文句,直截根源,一語道破,讓人讀即會心,心開意解。 本書大分為八類: 第一「人生小悟」。古云:「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紛繁世界,人生百態,娑婆萬類,在僧人眼中是如何看待的?所選諸文,皆圍繞於此,皆是法師逢源遇境之觸機所悟。 第二「有佛一切皆美」。佛法展現在世間是怎麼樣的;世間人看待佛法,又有怎樣的疑惑。法師文章中關乎此者皆勒為一類。 第三「唯愛能補心」。心,最靈,最妙,一切佛法依之開展,一切眾生以之成佛。本節短文聚焦於人的這顆心,讀此可知佛法是如何認識它,引導它,調御它,成就它的。 第四「凡事正面思維」。有佛法就有辦法,在佛法為指導下,我們如何地應對、處理、成就世間萬事?關於此,法師有許多非常精彩的開示。 第五「念佛真好」。千說萬說,不離念佛,念佛是本,淨土為歸。此節著眼於法門真諦,名號微妙,法門奇勳,現世來生,無邊利益,法師於此皆發揮得最是淋漓盡致。 第六「僧事僧說」。對一般人來說,僧家事是神秘的,很多終還需要僧人來說,本節選文涉及到如何為僧,何者是寺,作為僧人如何學習佛法、弘揚佛法、處理各種道場事宜等等。 第七「佛教靠我」。佛教要興盛,佛教人必須有擔當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心中自肯說這句「佛教靠我」,佛教就真的前途無量光明了。法師身上就有強烈的擔當精神,他也呼籲所有人都能振奮起這樣的精神,傳承佛法,弘揚佛法。 法師身上有彌陀的生命,但同時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凡夫的生命,正所謂「一半凡夫一半佛」。此是相對「全然凡夫全然佛」而言,善知識全然是佛,恐怕我們要因敬而畏,因畏而遠了;善知識若全然是凡夫,則他靠什麼引導眾生呢?而今法師凡夫性的一面,使我們可以親近,可以理解,可以追隨;而法師佛性的一面,乃是彌陀不可思議救度的鮮活見證,則讓我們能夠信任,能夠仰憑,乃至跟隨法師步入淨土。「一半凡夫一半佛」的法師,成為了一座橫跨穢土與淨土之間的大橋,成為了凡夫與佛之間的媒介。 同時,一切眾生又何嘗不是「一半凡夫一半佛」呢?眾生皆有佛性,一旦受善知識教啟,心行相應,則凡夫性當下轉為佛性。如同火性藏於木中,一旦點燃,則木中的火性立即展現目前,當此之時,火與木有別耶?無別耶?佛性與凡夫性是一耶,是異耶? 本書就是這樣一個燃燒的火把,字字句句皆成光明之炬火,即凡情而佛法,即佛法而凡情,導凡情入佛法,開佛法而攬凡情。本書特色 此書究竟妙在什麼地方呢? 一、理真。不管是出世之真諦,還是世間之俗諦,二皆貴在理真不偽。唯其真,方能恒久;唯其真,方能普適;唯其真,方能有大用。而本書皆從法師身體力行、躬身實踐中來,很多文章都是法師為弟子、信眾解疑釋惑,或是處理人事過程中所激發出的感悟。洪鐘雖響,不叩不鳴,多少文字背後其實都曾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發生。這正應了法師常說的一句話:「假花千朵無香味,真花一朵撲鼻香。」我們依之實踐,往往自然能夠煩惱消、智慧增,心得安、道日隆。 以真誠的心書寫真摯的文句,來闡明真實的道理,這便是本書的最大特色。 二、情切。情是機情,切是切合。人是有情眾生,情須依理,以理來導情,一切佛法,貴在上契佛智,下契群情,而這些文章,無慍無火如冷灰般的理智之間,卻也同時充滿了「情」的溫度,既能對這個世間保持一定距離下冷靜俯視,也有一種徹底融入眾生種種心行,體認其苦樂酸甜的悲憫情懷。仔細傾聽字句間所鳴發出的獨特聲音,可感受其特別切合於這個浮躁濁染之時代,切中每一顆苦惱、徬徨、憂傷的心,切中每一顆向善、向淨、向樂的心,讓人聞之不覺悚然而驚,豁然而覺。 三、意深。本書文字數量並不算多,區區十萬言而已,但著實言簡義豐,言近指遠,言有盡而意無窮,實際的內涵異常豐富。看似淺白易懂,實則乃是將佛法幽深微秘的真義全然融入自心,故能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化繁為簡,舉重若輕,執簡馭繁,直截根源,一語中的,其平實簡單凝練的文句背後有深刻精微的內涵,令人愈讀愈有味道。 四、文美。說其極富文學性也毫不為過,讀起來如品茗茶,唇齒留香,極盡享受。 所寫的寓言,構思精巧,喻比恰切,用筆生動傳神、引人入勝,讀來常讓人忍俊不禁,甚而捧腹大笑,笑罷才覺幽微的道理早已在胸中了然。 寫的散文,形式上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寄意;風格上或清新雋永,或質樸細膩,或自由靈動,或含蓄凝重,變幻莫測,不拘一格,讓人歎為觀止。 乃至短到一句話的微博語錄,看起來似乎是隨口道出,信手拈來,實則往往是直指人心,一針見血,遣詞用語都極傳神,極具藝術性和表現力,方寸之間,極顯不凡功力。 五、簡潔本身就是一種美,簡潔也是一種智慧。托爾斯泰說:「愈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用來表述思想的語言就愈簡潔。」法師自己也常說:「文章難得之處在於寫得乾淨。」乾淨,也就是簡潔、練達,沒有多餘的話,囉嗦的語言。法師的文章就是如此,無論長短,都十分地簡潔,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
從煩惱到解脫的捷徑
淨土三系之研究
王龍舒居士淨土集
淨土探微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淨土文鈔
淨土今說
淨土寶典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
淨宗法語大觀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竹窗隨筆贅言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印光集
印光大師嘉言錄
弘一法師手書印光大師嘉言錄
有禪無淨土 十人九蹉路
蓮宗寶懺
鋼之鍊金術師
全職高手
The best of youth La Meglio gioventu
劍南詩稿校注
宋書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Die Vermessung der Welt
Red Hat RHCSA/RHCE 7 cert guide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EX200 and EX300)
The quiet American
觀念天文學
覆雨翻雲
黒後家蜘蛛の会
十世轉生
待我有罪時
Red Hat Linux網路及系統管理指南
In your hands
Karol a man who became pope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John XXIII : the pope of peace
隱藏關卡